丽水的自然地理特征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浙闽两省结合部的偏北区域,其自然地理特征丰富多样。
从地形地貌看,丽水市位于浙闽隆起区的组成部分,其山脉主要属于武夷山系,包括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等主要山脉,这些山脉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至丽水的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
这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间杂着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则以低山为主,同时也有中山及河谷盆地。这种地形地貌使得丽水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90%以上的辖区面积为山地。
从气候特点看,丽水市隶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由于临近东海,受海洋影响较大,因此具有较明显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这种气候与丘陵山地立体气候的叠加,造就了丽水优越的气候环境,使其成为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城市”。
丽水的气候总体特征表现为“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降水丰沛,雨热同步,垂直气候、类型多样”。年平均气温为17.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3.2℃,极端最低气温为-10.7℃。年降水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为1598.9毫米,主要集中在3月至9月,其中6月降水量最多。
从水文条件看,丽水市区域内水系发达,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等河流,被称为“六江之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山脉走向大致平行,形成了独特的水文景观。其中,瓯江是丽水市的第一大江,发源于庆元县、龙泉市交界的洞宫山锅帽尖西北麓,自西向东蜿蜒过境,干流长388千米,境内长316千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8%。瓯江上游的紧水滩电站水库(也称“仙宫湖”)和中游的南明湖,都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和旅游景点。
近年来丽水为什么会这么热?
近年来,丽水市之所以会感觉特别热,笔者认为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
在气候特点方面,丽水市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本身就具有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夏季时,受海洋暖湿气流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气温较高且湿度大,容易形成闷热的天气。
在地形地貌方面,丽水市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市区位于典型的盆地地形中,这种地形具有明显的聚热效应。当外部热源(如太阳辐射)进入盆地时,由于地形阻挡和气流下沉作用,热量不易散发,导致盆地内部气温相对较高。因此,在夏季高温天气下,丽水市区的温度往往比周边地区更高。
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方面,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作为影响我国夏季天气的重要系统之一,其强度和位置的变化对丽水市的气温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我国南方地区时,会带来晴朗少云、高温炎热的天气。由于丽水市位于经常处在副热带高压的边缘地带,因此更容易受到其影响,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在城市化进程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丽水市的城市热岛效应也日益显著。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区域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吸热体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排放导致城市区域的气温升高。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城市热岛效应会进一步加剧丽水市区的炎热程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