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相关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公园与科普功能的有机融合,11月1日,“长三角植物园科普联盟”揭牌活动暨市科协和市绿化市容局合作签约仪式在辰山植物园举行。
市绿化市容局书记、局长邓建平和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出席并致辞。
马兴发、邓建平、市科委副主任陆敏和上海辰山植物园党委书记吉琴、执行园长胡永红共同为“长三角植物园科普联盟”揭牌。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倪前龙和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代表双方单位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邓建平指出,本次签约仪式,意义重大。双方将聚焦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绿色科普惠民。围绕城市品质提升、支撑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共同开展“公园+科普”建设及其科技传播和社会服务等工作。聚焦加强资源共享,打造系列科普品牌。以“党建引领、科技特色、资源融合、群众喜爱”为目标,推进双方相关品牌科普活动联合联动。聚焦加强协同联动,共建公园城市科普示范基地。推动社区书院和市民园艺中心的协同联动,共同打造、形成科普特色示范公园。
马兴发指出,科学普及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统筹协同、各尽其责。市绿化市容局自然教育、科技传播方面拥有优质、丰富的资源和载体;科协所属200多家专业学会是推动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绿化市容局所属的辰山植物园和市科协在科普方面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形成了有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2015年,为积极响应杨福家院士倡议,辰山与科协一起,从英国把“牛顿苹果树”引入上海,传播科学精神,成为一桩美谈。2020年,辰山还跟科协签订了合作协议,发挥双方优势,重点打造“辰山特色”科普项目、共同推进“青少年动手实践基地”建设、联合打造“牛顿苹果树”科普品牌、推进“科学咖啡馆”和“辰山自然讲堂”双品牌联动等项目实施,开展了许多富有亮点特色的活动,深受市民欢迎。希望双方以签约为契机,以群众所需、社会所求、政府所望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加强联合联动,为“公园+科普”提供内容资源支持;用好平台阵地,让科普“进公园、近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科学素养;打造一批科普特色公园,努力打造具有浓厚时尚气息的科普新天地。
根据协议,双方将根据“资源共享、开放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定期开展会商,推进重点合作内容落实落地。
市科协和市绿化市容局合作框架协议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绿色科普惠民。围绕城市品质提升、支撑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科学普及大众化,充分发挥相关学(协)会、基金会和研发机构作用,共同开展“公园+科普”建设及其科技传播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丰富“绿色上海-科普月历”内容,实现绿色上海科普惠民。
二是加强资源共享,打造系列科普品牌。以“党建引领、科技特色、资源融合、群众喜爱、素养提升”为目标,共同集成整合科普资源,推进双方相关品牌科普活动联合联动。以全国科普日、上海科技节、国际自然保护周、植树节、市民绿化节等活动为平台和载体,组织动员学(协)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形成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倡导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三是加强协同联动,共建公园城市科普示范基地。双方共同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动社区书院和市民园艺中心的协同联动,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开放,以黄浦区复兴公园、长宁区中山公园、静安区雕塑公园等城市公园为重点,导入市级学(协)会的科普资源,共同打造形成科普特色示范公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园科普文化发展新模式。
据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介绍,辰山植物园的科普工作有三大特色:
其一,它是基于科普理论支持的科普;
其二,它是基于植物园科研成果的科普;
其三,它是基于现代传播技术的科普。
辰山植物园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植物园,同时结合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促进长三角植物园科普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上海辰山植物园联合上海植物园、江苏省的南京中山植物园和苏州市植物园、浙江省的杭州植物园和宁波植物园,以及安徽省的合肥植物园等7家成立时间较长、实力较为雄厚、在区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植物园作为发起单位,成立“长三角植物园科普联盟”,未来还将吸收更多的植物园加入联盟。长三角植物园科普联盟成立以后,将秉持共商、共享、共赢的理念,推进各植物园之间的展览共享、项目共研、教育共推和人员交流,落实植物园科普教育、展示、收藏和研究等各方面的深入交流,实现长三角地区植物园科普服务的联动推进。同时,将借助长三角植物园科普联盟这一平台吸引更多社会力量(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民间机构和企业等)参与科学普及工作,协同市场与公益,形成“产-学-研-用-展”一条链,构筑长三角地区科普资源的协同发展体系。
市绿化市容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市科协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揭牌活动和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