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投注网  > 林业资讯  > 林业大事件

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4-11-26


                      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了许多重大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也为我们科学开展造林绿化,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批示对科学开展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
    (一)充分认识造林绿化在林业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重要论述,科学阐述了自然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明确指出了治理自然生态系统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林业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承担着供给生态产品的重要任务,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使命。造林绿化是林业建设的最基础的内容,通过造林绿化增加森林覆盖率,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可以有效提升空气清新度、水源清洁度,创造更加优美的环境,不断累积增加自然资本,并推进转化为社会财富,不断丰富生态产品,提升生态产品质量。
    (二)充分认识搞好造林绿化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今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再次强调,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典范。截至2013年底,33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144.3亿人次,植树665.2亿株。实践证明,只有发动全民参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才能加快国土绿化进程。
    (三)充分认识科学造林绿化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种植。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这是造林绿化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要尊重客观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科学选择树种、合理采用造林模式,充分考虑水土条件和适生树种,适地适树。坚决反对违反自然规律,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一夜成景等做法。
    (四)充分认识加强制度建设是造林绿化创新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造林绿化制度建设,是深入推进造林绿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有力保障,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加快造林绿化政策、组织和管理制度创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把造林绿化事业发展提升到新水平。
    (五)充分认识自然修复和人工造林并重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积极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就是要按照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在"以自然修复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造林育林护林。要处理好依靠大自然力量修复和人工造林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一讲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就片面地放弃人工造林。人工造林还是自然修复应分区施策,有的地区可以人工造林为主,有的地方则以自然恢复为主。
    其实,人工造林离不开自然的作用,自然恢复也离不开人的作用,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二、新时期造林绿化任重而道远
    (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增加森林面积任务艰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林绿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1.8平方米,不到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1/3。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国土面积1/2以上。全国仍有近4000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亟待绿化,近6000万公顷低质灌木林和疏林地需要封育提质、补植补造,尚有大量可封育改造的沙地、石漠化地区,以及矿区植被需要恢复,河库周边需要治理。从最近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南、广东可以看到,我国的沿海防护林依然是沿海生态屏障建设重中之重。新时期加快造林绿化、增加森林面积,实现绿满神州、生态良好的宏伟目标任务艰巨。
    (二)森林质量总体不高,抚育经营任务艰巨。我国单位森林蓄积量每公顷89.79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70%,与德国等林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长期以来,我国森林经营工作基础薄弱、严重滞后,现有林抚育历史欠账多,新造林抚育管护不到位,森林结构不合理,过密过疏过纯林分多,天然林退化严重,低质低效林面积大,林地生产潜力远未发挥出来,大径材、珍贵用材等用材林资源严重不足。森林质量低下,既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抵御灾害等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影响木材生产等经济功能发挥,制约木材自给能力,威胁国家木材安全。全国现有中幼龄林面积1.06亿公顷,每年还新增幼龄林面积360万公顷,这些林分正处于快速生长、剧烈竞争阶段,急需开展抚育经营,错过最佳抚育时机必将导致森林衰退,损失无法弥补。
    (三)造林区域立地条件不好,实现目标任务艰巨。《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要求,到2020年,森林面积达到2.23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根据新造林能够进入森林资源统计年限测算,要实现上述目标,2011年-2015年每年必须完成造林面积600万公顷,2016-2020年每年必须完成造林面积540万公顷。时间紧,任务重,实现目标的难度大。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现有宜林地67%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立地条件差,水资源短缺,适生树种少。加之科技支撑不足,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成林越来越难,今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四)造林绿化发展不平衡,区域协同推进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国造林绿化成果很大,但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等矛盾日益凸显。东部地区降水丰沛,立地条件整体较好,经济实力雄厚,林地产出也可观,政府和群众造林积极性都比较高。经过这些年不断地造林、封育,可供新造林的土地已经不多。西部地区宜林地面积很大,但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本高,地方政府尽管对造林绿化增加森林面积的需求迫切、热情很高,但受制于经济基础薄弱,无力补贴造林绿化的巨大投入缺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造林绿化的进程。城市和乡村在植树造林的模式和投入标准也渐行渐远,一边是投入巨资大树进城、人工造景屡见不鲜;一边是捉襟见肘、幼苗积弱、无力管护的问题层出不穷。受畸形政绩观的支配,在许多地方,建设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并没有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些城市周边地区以及边远乡村绿化标准低,效果差。
    (五)造林绿化面积不断增长,成果巩固任务艰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造林绿化成绩卓著。近5年每年造林面积都在600万公顷左右,抚育约700万公顷。造林绿化成绩很大,森林、绿地面积不断增长,但管理和保护措施远远没有跟上,重造轻管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比较普遍。造林绿化体制不够顺、机制不够活,制约了造林主体育林、护林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林地的保护形势严峻,开发区拓展、城镇扩张、采石挖矿等,对林地的侵占也呈愈演愈烈之势。加之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时刻威胁我国森林。其结果一方面通过造林在增加森林面积,另一方面林地流失又抵消了部分面积增长。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新时期造林绿化工作
    (一)坚持实施大工程带动战略,突出改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工程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造林规模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成为国家生态建设的主战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挥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实施好现有重点造林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布局新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突出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经济圈造林绿化协同推进,为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创造更大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突出加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的造林绿化,加快以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突出加强沿海和北方"两大生态屏障"建设,确保生态治理整体成效。
    (二)坚持全民动手的基本方针,大力推进全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努力探索和构建新型营造林建设体系,积极推动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等造林组织形式,提升营造林效率。积极推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机制。制定支持和鼓励政策,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平衡各方面利益,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突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织举办重大义务植树活动、部门植树行动和绿化评比表彰,不断引领全社会植绿、爱绿和护绿的生态意识,推动实现城乡绿化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努力创新义务植树尽责模式,切实提高适龄公民参与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三)坚持分区施策,推进区域绿化协调发展。要根据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不同地理特征、宜林地分布情况和立地条件,加强和改进造林计划管理,科学确定造林规模,确保造林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重点是积极挖掘生态建设用地潜力,提升森林质量和绿化水平,提高林地利用效益。西部地区重点是扩大造林面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提高林地生态效益。努力推动建立不同层级的生态补偿政策,给予造林难度大、立地条件差的地区更大的扶持力度。城市绿化重点是增加绿量,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大力发展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让百姓亲近绿色,共享"绿色福利"。乡村绿化要凸显本土特色,尊重地情实际,做到造林绿化与农家生活、历史文化、滨水生态以及经济效益相结合。城乡接合部可以探索林苗间作、立体经营等适宜的发展模式,实现城镇绿化与居民意愿相结合、与城市文化相融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与经济协调并进的现代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新格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造林绿化都要注重从市情、地情出发,尽可能选用乡土树种,不搞"奇花异草",不搞"大树进城",不追求"一夜成林"。
    (四)着力加强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现代林业要求、符合中国国情林情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技术、政策和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探索建立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关键制度,积极争取政策试点和政策储备。抓好宏观战略布局,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全国和各地森林经营中长期规划,建立国家、省、县三级规划体系,把森林经营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区域布局、经营策略、政策措施等落到实处。巩固完善扶持政策,总结中央财政林木种苗、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补贴政策执行情况,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拓展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吸纳社会资本和各类社会主体投入森林经营。推动典型示范引领,抓好全国和各地的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国际森林文书履约示范单位建设,突出交通方便、群众身边的森林抚育经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激励作用。寻求重点地区突破,重点推进国有林森林抚育经营,搞好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防护林更新复壮试点,为全国树立榜样,提供经验。
    (五)着力加强科技支撑,保障造林绿化科学发展。把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板块,专题研究、专项谋划。用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有植被,抓好退化林分修复和封禁保护工作。积极推广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根据水资源的支撑能力合理确定造林密度、规模和林种、树种以及营造模式。大力选育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的林木良种,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遗传育种、抚育经营、有害生物防治等造林绿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解决生产难题,全面提升造林绿化科技水平。突出采用与自然和谐、环境友好型的科技手段,加快生物肥料、病虫害天敌培育等运用。加强符合国情林情的森林经营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困难立地造林、天然次生林经营、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实用性课题研究,以及林地立地质量评价、主要树种生长收获表等基础研究。建立完善以全国性技术标准为指导、区域和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体系。
    (六)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造林绿化治理能力。积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营造林统一管理,避免"政出多门"、"数出多门"。用创新的理念对现有的各类条例、规范、办法和规程加以修订完善,努力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造林绿化制度体系。切实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建立造林绿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计划的导向作用,实行资金兑现与任务完成挂钩,完成任务并检查合格后兑现资金补助,强化造林绿化绩效管理。加快完善造林绿化技术体系,突出加强植树造林、抚育经营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济林花卉建设等各项技术规程的编制,推动造林育林护林科学化、规范化。加紧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企业能自主决定、行业组织能自律管理的事项,一律取消审批;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而广,上面管不具体、管不好,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更有效的事项,坚决下放地方管理。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按照"属地辖区监管"和"谁投资谁监管"的原则,改变目前造林绿化"大一统"检查验收模式,国家重点对中央投资的造林绿化任务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建立诚信制度,实行公平规范的检查评价制度,进一步压缩造林绿化行业评比表彰活动。

信息来源:365bet投注网管理员 | 责任编辑:365bet投注网管理员